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志建教授来我室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23-11-15

 


202311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志建教授应刘振明研究员邀请到我室访问,并作题为小分子药物研发中的药物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刘振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药学院张亮仁老师、李中军老师和熊德彩老师,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选修课的选课本科生、研究生和药学院其他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药物的活性很大程度上由药物-靶标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对氢键、卤键等分子间作用力开展了详细的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运动变化导致药物结合口袋的不断变化,进而影响药物靶标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将分子间作用力和药物结合口袋的动态行为应用于实际的药物研发,发现了一系列活性化合物和老药。    

徐志建教授在讲座中先介绍了疾病的可治愈性、药物研发发展历程(CADDAIDD)、国内AIDD研发现状以及世界AIDD研发现状,之后又具体介绍了药物结合口袋、卤键修饰等小分子药物设计方面的知识。    

     

    image0011111.jpg 

(徐志建教授在现场热情分享)    

     

报告结束之后,药学院师生与徐志建教授就分子建模的氢键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延伸阅读】    

徐志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优青。主要从事分子模拟及药物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专注于分子模拟与药物设计新方法的发展,以及这些方法在药物发现方面的应用研究。现任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共发表论文156篇,其中SCI论文149篇,3篇论文的引用超过2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项,已获得授权25件,软件著作权6件。    

     

(张亮仁教授/刘振明研究员组 供稿)